“琉光璃彩—淄博琉璃艺术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
“琉光璃彩—淄博琉璃艺术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
“琉光璃彩—淄博琉璃艺术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
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(jùjiāo)“山东沂源桃花岛”。
5月31日,位于日本濑户内海的(de)直岛新美术馆正式开馆(kāiguǎn)。这是普里兹克建筑(jiànzhù)(jiànzhù)大师安藤忠雄在直岛的第十座建筑,亦是来自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艺术家作品的又一次活力体现,象征着直岛在亚洲当代艺术版图上的重要扩展。
图/直岛新美术馆(měishùguǎn) (来源: 蔡国强工作室)
图/直岛新美术馆(měishùguǎn) (来源: 蔡国强工作室)
图/草间弥生雕塑作品《南瓜(nánguā)》,沂源桃花岛供图
开馆展览《从原点走向(zǒuxiàng)未来》中,隆重呈现(chéngxiàn)了当代(dāngdài)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巡回(xúnhuí)世界的代表作之一、大型装置《撞墙(zhuàngqiáng)》(2006),及相关火药草图《漩涡》和影像艺术《幻觉二》。《撞墙》此前先后十余次受邀在纽约、新加坡、昆士兰等世界各地展出,此次受邀直岛新美术馆开馆展览后,将在此“安家”进行永久展出。
图/蔡国强大型装置(zhuāngzhì)《撞墙》,沂源桃花岛供图
图/直岛的艺术设施对岛民(dǎomín)免费开放,沂源桃花岛供图
这场艺术盛会的启幕现场(xiànchǎng),福武基金会荣誉理事长福武总一郎在致辞中一段对“中国山东(shāndōng)桃花岛”颇为细致的推介,引起(yǐnqǐ)现场嘉宾和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。
福武总一郎口中的“桃花岛”位于山东省沂源县。近年来,以“桃花岛”为(wèi)核心的沂河源田园(tiányuán)综合体以艺术参与乡村(xiāngcūn)建设,对乡村风貌进行艺术改造和重塑,探索出一条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与旅游深度(shēndù)融合(rónghé)的发展道路,成为中国以艺术改变乡村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一个窗口。
图/俯瞰(fǔkàn)“桃花岛”,沂源桃花岛供图
这里,艺术融入乡村,20余座博物馆、艺术馆、文学馆错落在乡间村舍之中,呈现出别样的乡村美学;这里,游客络绎不绝,每年(měinián)迎接几十万名游客,带动1000多人(duōrén)就业,周边村集体(jítǐ)收入均超过30万元(wànyuán)。
桃花岛,让(ràng)艺术与乡村共融,让诗意与时代共舞。正如(zhèngrú)福武总一郎在致辞(zhìcí)中所说,“无论是日本直岛还是中国桃花岛,她们都将以艺术之力震撼世界。愿(yuàn)我们携手创造美好,让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走得更远,愿我们乡村更美丽,乡民更幸福。”
图/盐田千春的编织(biānzhī)系结,沂源桃花岛供图
走进桃花岛,必会被其浓郁(nóngyù)的艺术氛围所惊艳。
曾(céng)设计(shèjì)了法国戴高乐机场、巴黎新凯旋门院等60多个经典作品的设计大师(dàshī)保罗·安德鲁在这里留下“墨(mò)”和“观天台”系列设计;将日本濑户(làihù)内岛屿打造成享有世界声誉(shēngyù)艺术殿堂的福武总一郎,带领艺术家们在这里建成“时间之花”“编织系结”等极具现代感的艺术作品。此外,这里还建成了李怀杰艺术馆、李心田文学馆、刘玉堂文学馆等场馆,一批著名作家、艺术家纷纷在此“落户”,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艺术样态(yàngtài)。
图/保罗·安德鲁(左二)在桃花岛(táohuādǎo),沂源桃花岛供图
图(tú)/“墨”效果图,沂源桃花岛供图
图/刘玉堂文学馆,沂源桃花岛供图(gōngtú)
除了建筑和艺术装置外,桃花岛亦有其(qí)独特的(de)魅力。青灰色的石板路延伸到远方,错落有致的民居宁静质朴,还有房前屋后的山花绿竹……给人一种只有在经历时间洗礼(xǐlǐ)后才显现出来的归属感。
人们很难想象,这样一个兼具文化艺术(yìshù)与乡村诗意的(de)村落,是在一个曾经“大车小车进不来,过河脱了(le)袜子鞋”的穷山村上“凭空”建起。10年间,桃花岛经历了乡村振兴的蜕变,并因艺术而重生。
图/宫岛达男的时间之花(zhīhuā),沂源桃花岛供图
图/宫岛达男的时间之花(zhīhuā),沂源桃花岛供图
草木于地面萌发的一刻(yīkè),已在土下扎根准备许久。
桃花岛项目发起人(rén)董方军说,在第一次听到“艺术可以点亮乡村”时,他是有所怀疑的(de)。直到前往日本直岛,见到这处曾一度没落(mòluò)的炼铜企业生活区因一大批大师级艺术项目的实施(shíshī),吸引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爱好者们(men)亲身前来探访。40年间,安藤忠雄(ānténgzhōngxióng)、草间弥生、杉本博司、理查德·朗、蔡国强等世界著名建筑师、艺术家在直岛留下(liúxià)了可以长久留存的建筑和装置,让这座人口不足4000人的小岛成为世界闻名的和谐社区、艺术乐土,并被《Traveler》选为“世界上最值得(zhíde)旅游的七个文化名胜”。
罗曼·罗兰说,“艺术是为了发扬生命而存在。”直岛之行最触动董方军的,是艺术家(yìshùjiā)们在进行驻地创作的过程中,推动(tuīdòng)当地(dāngdì)更新了各种基础设施;岛上的居民也因参与到这些项目的建设中,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(shēnghuó),使艺术真正与岛内生活融为一体。
被人们津津乐道的“直岛模式”与董方军(fāngjūn)一直以来希望(xīwàng)让家乡变得更美更好的愿景不谋而合。在随后(suíhòu)与福武总一郎的沟通中(zhōng),两人一拍即合——以“直岛模式”结合山东乡村的实际情况,探索一条“艺术活化乡村”之路。
图/福武总一郎(左四)、北川(běichuān)富朗(右三(sān))与董方军(右二)在沂源桃花岛,沂源桃花岛供图
图(tú)/濑户内海艺术节上,福武总一郎(中)与蔡国强(左)、董方军(右(yòu))合影留念,沂源桃花岛供图
“艺术活化乡村”之路其实一开始并不顺利,很多(duō)村民并不认可这一颇为抽象(chōuxiàng)的概念。直到(zhídào)村里的路越来越好走、流转后的老旧民房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,村民们在村里打工挣钱(zhèngqián)越来越多,大家才开始意识到:“这条路也许真的(zhēnde)能行”。乡村振兴的根本,就是让村民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桃花岛村民的经历,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当然,“艺术活化乡村”的(de)生命力远不止于艺术这一领域。笔者注意到(dào),在桃花岛的建设(jiànshè)过程中,同步推进的乡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农文旅产业融合等,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。就连福武总一郎提到(tídào)他参与(cānyù)建设的桃花岛,亦是满满的成就感。他说,“通过几年的努力,桃花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村民致富增收,村庄越来越好。”
图(tú)/桃花岛露营地,沂源桃花岛供图
从最初以龙子峪村作为项目落地试点村进行艺术(yìshù)化改造,到2018年建设涵盖7个行政村的沂河(yíhé)源田园综合体(zōnghétǐ)项目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再到如今做到(zuòdào)21个村的全县全域推广,旨在促进艺术与当地农业等产业相融合的“桃花岛模式”,切切实实做到了可模仿、可复制、可推广,呈现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(huàjuàn)。
董方军说,一步步做到现在的桃花岛,在艺术活化乡村(xiāngcūn)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让(ràng)文化进入田园,“我们结合梁漱溟乡村治理(zhìlǐ)理念,推广乡村儒学;以‘乡村振兴教育’为基础,建设山东(shāndōng)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等,通过这些新举措,将文化、艺术充分融入乡村中,促进(cùjìn)乡村质变,让人们得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。”
图/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,沂源桃花岛供图(gōngtú)
事实上,此次在直岛新(xīn)美术馆开馆仪式上被日本友人重磅推介,并不是桃花岛第一次(dìyīcì)走红(zǒuhóng)国外。去年5月举行的(de)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,沂河源田园综合体作为中国山东乡村振兴的代表(dàibiǎo)被推介后,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关注(guānzhù)。彼时,董方军还特地前往枫丹白露(fēngdānbáilù)沟通交流,被新华社等众多(zhòngduō)海内外媒体报道。彼时董方军感慨,“从乡村出发走上国际博览会,受到了来自全球的关注,我们用国际视野、融合东西方文化深耕乡村振兴,在借鉴法国枫丹白露模式和日本直岛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新的路径,一定会让桃花岛开出新花。”
花开无声处,细水遣流年。如今,当我们再探讨(tàntǎo)“人与自然、建筑(jiànzhù)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”时,不妨把视线转到桃花岛,在这里发现中国乡村生活之美,重拾文化自信,找寻真正的(de)世外桃源与诗意栖居地。
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(hèxiǎofēi) 报道




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